您现在的位置是:沉默寡言网 > 探索

这家企业“三高”“两低”

沉默寡言网2025-07-06 01:36:47【探索】4人已围观

简介炒股就看,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来源: IPO日报 近日,浙江天松医疗器械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天松医疗”)提交了北交所上市申请,未考虑超额配售选择权的情况下,拟发行不超过950万

炒股就看,三高权威,家企专业,业两及时,三高全面,家企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业两

来源: IPO日报 

近日,三高浙江天松医疗器械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天松医疗”)提交了北交所上市申请,家企未考虑超额配售选择权的业两情况下,拟发行不超过950万股新股,三高募资16,家企146万元用于产能升级改造项目、业两研发中心建设项目、三高营销中心建设项目。家企

IPO日报注意到,业两“三高”——高毛利率、高分红、高补助的天松医疗市场占有率却较低,研发费用和人员占比也低于同行。

来源:公司官网

“三高”企业

资料显示,天松医疗成立于1998年,主要产品为内窥镜及内窥镜微创医疗器械,产品主要用于终端医疗机构相关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公司在国内的医用内窥镜市场占有率不足 0.50%,市场占有率较低。

天松医疗的“天松”二字来自于其实控人,天松医疗也是一家父子三人集中控制的企业。

截至招股说明书签署日,徐天松直接持有天松医疗 3415.3万股,占公司股本总额的 74.8559%,为天松医疗的控股股东;徐斌顶直接持股7.497%;徐斌峰直接持股7.36%。徐天松与徐斌顶、徐斌峰系父子关系,三人合计持有天松医疗89.7129%的股份,为公司共同实际控制人。

近几年内,天松医疗实施了大量分红。2019年、2020年、2021年,公司进行了四次现金分红,分别是2970万元、2,250万元、3,011.25万元、4,562.50万元,再加上2022年上半年已经实施的现金分红,累计分派现金股利 15303.13 万元。

2019年-2021年(下称“报告期”),天松医疗实现营业收入1.15亿元、9582.55万元、1.05亿元,同期净利润为4146.58万元、6419.3万元、4189.79万元。2022 年 1-6 月,公司的营业收入为 5248.99 万元,扣非净利润 2113.73 万元。

其中,2019 年 12 月爆发的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持续蔓延,国内及境外多个国家采取了限制出行、关停商业设施等措施,对各国的经济活动带来了巨大不利影响。公司2020 年境内外销售收入受到一定冲击,导致 2020 年业绩出现下滑,至2021年仍未完全恢复。

粗略来看,公司累计分派现金股利占同期净利润16869.4万元的90%以上,这超过1.5亿元的分红绝大多数进入了父子三人的手中。(注:2022年上半年以扣非净利润计算。)

此次IPO,公司募投项目预计总投资 17231 万 元,拟使用自有资金和募集资金分别为 1085 万元和 16146 万元,以使用募集资金进行投入为主。对此,北交所审议委员进行了问询,要求天松医疗结合资产结构情况、现金流情况、现金分红情况等,详细说明本次发行募集资金规模的合理性。

此外,高分红的天松医疗获得的“经营外”补助也不少。报告期内,公司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非经常性净损益分别为 273.77 万元、3454.98 万元和 517.95 万元,占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比例分别为 6.6%、53.5%和 12.69%。其中,2020 年非经常性损益金额和占比较高,占比一度超过50%,主要来源于拆迁补偿收益以及政府补助,2019 年及 2021 年主要来源于政府补助。

作为医疗器械企业,天松医疗的毛利率也较高,报告期内主要产品毛利率分别为 64.54%、63.26% 和 62.10%。

“厉害”的研发

“三高”背后,天松医疗的研发关键指标却让人有些难解,其“花小钱办大事”的事迹颇为励志。

截至招股说明书签署日,天松医疗共拥有 74 项医疗器械产品注册证书,其中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颁发的医疗器械产品注册证书有 13 项;浙江省药品监督管理局颁发的医疗器械产品注册证书有 42 项;杭州市药品监督管理局颁发的医疗器械产品备案凭证有 19 项。另外,公司共拥有专利 27 项,其中发明专利 13 项,实用新型专利 14 项,另外 4 项发明专利申请已被受理;拥有一家省级重点企业研究院,用于开展中高端产品与技术的研发工作;拥有内窥镜耐高温高压技术、透镜在线数字检测技术、微型电机中空技术、可拆式弯刀头技术等 15 项核心技术,均为自主研发项目,并已广泛应用于公司产品的生产制造环节。

不仅如此,问询函显示,天松医疗目前已获取 4K 医用内窥镜摄像系统的产品注册证,产品由摄像机控制器、防水摄像头、光学接口和配套视频线组成,可比公司、 4K 高清技术及产品仍处于在研状态。

那么,研发如此“厉害”的天松医疗是不是比同行拥有更牛的研发团队和更多的投入?

似乎并不是。

据了解,报告期内,天松医疗研发人员人数分别为26人、25人、25人,占总员工的比例接近13%,其中本科及以上学历的研发人员均为 7 人,占各期末研发人员总数的比例分别为 26.92%、28% 以及 28%。

相比之下,同行业可比公司澳华内镜的研发人员人数在100人左右,占总员工数的比例在15%-20%之间,其中,本科及以上学历的研发人员占研发人员的比例超过70%;海泰新光人数超过78人,占总数的比例超过14%,本科其中本科及以上学历的比例超过80%;更是拥有一个多达570多人的研发团队,2021年超过80%的是本科及以上学历的研发人员。

图:各家企业本科及以上研发人员占研发人员的比例

来自:天松医疗问询函回复

研发投入方面,天松医疗报告期内研发领料金额分别为113.31万元、160.89万元、81.7万元,研发费用总额在600万-700万元左右。

图:研发投入对比

澳华内镜2021年的这两个指标分别是890.25万元、4935.22万元;海泰新光2021年分别是1392.98万元、4134.29万元;开立医疗2021年分别是1380.65万元、2.6亿元。

综合来看,天松医疗与同行业可比公司在研发人员规模、能力以及材料投入方面均存在一定的差异,但在内窥镜、微创手术器械、一次性手术器械等业务的销售毛利率均和同行业可比公司相关产品可一较高低,甚至存在高于可比公司毛利率平均水平的情况。

对此,北交所审议委员要求公司结合核心技术、市场竞争情况及发行人竞争优势、发行人行业地位、主要客户对发行人产品的认可程度等,详细分析说明发行人毛利率较高的合理性,以及较高毛利率的可持续性。

很赞哦!(3)